首页 黄帝内经 下章
禁服
雷公问于黄帝曰:细子得受业,通于九针针六十篇,旦暮勤服之,近者编绝,久者简垢,然尚讽诵弗置,未尽解于意矣。(外揣)言浑束为一,未知所谓也。夫大则无外,小则无内,大小无极,高下无度,束之奈何?士之才力,或有厚薄,智虑褊浅,不能博大深奥,自强于学若细子。细子恐其散于后世,绝于子孙,敢问约之奈何?黄帝曰:善乎哉问也。此先师之所问也,坐私传之也,割臂歃血之盟也,子若得之,何不斋乎。

 雷公再拜而起曰:请闻命于是也,乃斋宿三而请曰:敢问今,细子愿以受盟。黄帝乃与俱入斋室,割臂歃血,黄帝亲祝曰:今,歃血传方,有敢背此言者,反受其殃。

 雷公再拜曰:细子受之。黄帝乃左握其手,右授之书曰:慎之慎之,磿为子言之,凡刺之理,经脉为始,营其所行,知其度量,内刺五脏,外刺六腑,审察卫气,为百病母,调诸虚实,虚实乃止,泻其血络,血尽不殆矣。

 雷公曰:此皆细子之所以通,未知其所约也。黄帝曰:夫约方者,犹约囊也,囊满而弗约,则输,方成弗约,则神与弗俱。

 雷公曰:愿为下材者,勿满而约之。黄帝曰: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,不可以为天下师。

 雷公曰:愿闻为工。黄帝曰:寸口主中,人主外,两者相应,俱往俱来,若引绳大小齐等。夏人微大,秋冬寸口微大,如是者,名平人。

 人大一倍于寸口,病在足少,一倍而躁,在手少。人二倍,病在足太阳,二倍而躁,病在手太阳。人三倍,病在足明,三倍而躁,病在手明。盛则为热,虚则为寒,紧则为痛痹,代则乍甚乍间。盛则泻之,虚则补之,紧痛则取之分,代则取血络。且饮药,陷下则灸之,不盛不虚,以经取之,名曰经刺。人四倍者,且大且数,名曰溢,溢为外格,死不治。必审按其本末,察其寒热,以验其脏腑之病。

 寸口大于人一倍,病在足厥,一倍而躁,在手心主。寸口二倍,病在足少,二倍而躁,在手少。寸口三倍,病在足太,三倍而躁,在手太。盛则满,寒中,食不化,虚则热中、出糜、少气、溺变,紧则痛痹,代则乍痛乍止。盛则泻之,虚则补之,紧则先刺而后灸之,代则取血络,而后调之,陷下则徒灸之,陷下者,脉血结于中,中有着血,血寒,故宜灸之,不盛不虚,以经取之。寸口四倍者,名曰内关,内关者,且大且数,死不治。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,以验其脏腑之病。

 通其营输,乃可传于大数。大数曰:盛则徒泻之,虚则徒补之,紧则灸刺,且饮药,陷下则徒灸之,不盛不虚,以经取之。所谓经治者,饮药,亦曰灸刺,脉急则引,脉大以弱,则安静,用力无劳也。

 译文

 雷公问黄帝道:我从您受业,通晓了有关九针理论的六十篇,早晚勤奋学习。年代久远的简册,翻看得编丝都断了,年代较近的简册,翻看得竹简都磨损污旧了,但我仍然诵读不止。即使这样,我仍未完全了解其中的要。《外揣》篇里讲的“浑束为一”,不知道讲的是什么。九针之道,大到包罗万象,没有不包括的东西,小到深入毫微,没有比它更细小的,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都到了极点,高低也都深不可测,如何归纳总结它呢?人的才智,有的深厚,有的浅薄,思虑狭窄浅小,不能博大深,又不能象我一样勤勉学习,那就更不可能掌握九针之道。我担心九针之道在后世会散失,不能传给子孙,敢问如何概括其要?

 黄帝说:问得好啊!这是先师所戒之事,私传是有罪的,要经过割臂歃血的盟誓才能传授。你如果想得到传授,为什么不诚心诚意沐浴斋戒呢?

 雷公又一次拜礼,站起来说:希望在这里听从您的指教。

 于是雷公规矩地斋戒了三天,然后请教说:今正午,我愿意行受业的盟誓。于是黄帝与雷公一起进入斋室,行割臂歃血的仪式。黄帝亲自祝告说:今正午,经过割臂歃血的盟誓传授九针要,有敢违背此誓言的,必定遭受灾祸。

 雷公又拜礼说:我接受盟誓。于是黄帝左手握着雷公的人,右手把书授给雷公说:你一定要谨慎又谨慎!我现在给你讲授九针之道。针刺之理,以熟练掌握经脉状况为首要任务,掌握经脉之气循行规律,了解经脉的长短和气血量,知道五脏相生相克次序,分别六腑的功能,审察卫气变化,因为从卫气而入是百病的源。然后调和虚实。如为实症,就针刺血络泻血。淤血泻尽了,病人就没有危险了。

 雷公说:这些我都已了解了,就是不知道如何把它归纳起来掌握要领。

 黄帝说:归纳理论,掌握方法就如同扎住口袋一样。口袋装满了而没有扎住袋口,袋中之物就会漏出来;方法使用了而没有归纳整理,就不能适时而用,达到神妙的境地。

 雷公说:甘愿当下等人材的人,不求学识渊博,却概括出简朋的方法。

 黄帝说:未达到学识渊博的地步,却概括出简明的方法,这仅可称为是好医生,而不可以称为是天下人的师表。

 雷公说:我想了解作为一名好医生应具备什么条件。

 黄帝说:寸口脉象反应体内五脏之气的变化,人脉象是六腑之气在外的反应,两者反应的脏腑气表里相应,同来同往,就象二人共同牵引一绳索的两头,这边牵引,绳动,那边牵引,绳也动。季夏季,人脉象微大,秋季冬季寸口脉象微大,脉象如此者,叫做正常无病的人。

 人脉象比寸口大一倍,表明足少经有病;人脉象大一倍而呈躁象的,表明病在手少经。人脉象大二倍,表明病在足太阳经;人脉象大二倍而呈躁象,表明病在手太阳经。人脉象大三倍,表明病在足明经;人脉象大三倍而呈躁象,表明病在手明经。人脉盛,表明气内盛为热;人脉虚,表明气内虚,乘为寒;人脉紧,表明有痛痹症;脉代则病症忽轻忽重。脉盛就用泻法,脉虚就用补法,脉紧就取分位针刺,脉代就取血络针刺,并且同时服药,脉陷下不见就用灸法,脉不盛也不虚就用平常的方法治疗,这叫做“经刺”人脉象大于寸口四倍,脉大且快,叫做“外格”,是不治的死症。针刺治病一定先要详细察验人、寸口的内外脉象,观察病的寒热,以此来确诊脏腑的疾病状况。

 寸口脉象大于人脉象一倍,表明病在足厥经;寸口脉象大一倍而呈躁像的,病在手厥经。寸口脉象大二倍,表明病在足少经;寸口脉象大二倍而呈躁象,表明病在手少经,寸口脉象大三倍,表明病在足太经;寸口脉象大三倍而呈躁象,表明病在手太经。寸口脉盛,病症为满、寒滞中焦、食物不消化;寸口脉虚,病症为热中、拉稀如烂粥、气短、小便黄;寸口脉紧,表明有痛痹症;寸口脉代,则病痛忽痛忽止。脉盛就用泻法,脉虚就用补法,脉紧先用针刺,然后用灸法,脉代则取血络针刺祛除淤血,然后调治,脉陷下不见就仅用灸法治疗。脉陷下不见,表明脉络中有淤血凝结。脉络中有淤血凝结,表明寒气深入于血,血因寒滞,所以适宜用灸法散寒治疗。脉不盛不虚,按平常的方法治疗。寸口脉象大于人四倍,名叫“内关”内关之脉象,大且快,是不治的死症。针刺治病一定先要详细查验内外脉象和病症的寒温,以此来确诊脏腑的疾病状况。

 掌握了荥腧经的作用,才可以传授针灸治疗的大的法则。大的法则是:脉象盛就仅用泻法,脉象虚则仅用补法,脉紧则针刺、灸法并用且服药,脉陷下不见就只用灸法,脉不盛不虚就按常规治疗。所谓常规疗法,就是服药,也可用针刺或灸法。脉急可用针刺导去气使之平和,脉代就需要安心静养,不要劳累用力。  M.imUXs.cOM
上章 黄帝内经 下章